「散文」夏新联 ‖ 槐花里的思念 济宁作家网—济宁市作家协会主办
主页 > 济宁文学 > 散文 >
济宁文学

「散文」夏新联 ‖ 槐花里的思念

来源:本站    作者:夏新联    时间:2024-06-27      分享到:


(一)

此时此刻,当我双手颤抖地写下这个题目时,瞬间已是泪流满面,泣不成声。那些关于槐花的记忆又历历在目,如在眼前.记得每年槐花开了的时候,母亲总去郊外采槐花。母亲曾经问我去不去,我说不去,费那个劲干嘛。我起初不理解母亲为什么那么喜欢槐花。一次,母亲充满感情地说:“我小的时候,你姥爷去世早,我们家穷,常常吃不饱饭。家里的那棵老槐树可立了功了。槐花开了的时候,我和你小姨、你大舅、小舅饿了,就常常爬到树上摘槐花吃。你大舅总让我和你小舅、你小姨多吃,我也总让着你小舅和你小姨。”母亲稍稍停顿了一下,感叹地说: “那时虽说贫穷,可我们姊妹四个是多么团结,多么贴心啊。你姥姥有时在槐花里给我们掺点棒子面,给我们蒸着吃,好香啊”。母亲的脸上露出梦幻般的无比幸福的神情,好像又回到了年少时光。直到这时我才理解母亲对槐花的喜爱,槐花里有母亲的温馨亲切的回忆和生生不息的思念。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思念那早已去世的姥姥和大舅、小舅。从那以后,我也开始喜欢槐花,喜欢槐花的味道。 

(二)

从那时起,我便开始了解槐花。据史书记载槐树在中国的文化中有着丰富的寓意和象征。槐花寓意吉祥,槐树的生命力极其顽强,环境适当的情况下生长几十年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同时,因为枝开叶茂,槐树也经常象征着财富。在古代,槐树通常是宫廷官府里长命富贵、地位尊优的象征。在《周礼》中曾有“面三槐三公焉”,即栽三棵槐树象征司马、司空、司徒的品位。周朝廷还在左右各栽九棵槐树,称九棘,以分别大臣的品位,左九棘则象征孤卿大夫品位,群士在后;右九棘象征公侯伯子男的品位,群臣在后。槐花象征科举考试:唐代开始,常以槐指代科考,考试的年头称槐秋,举子赴考称踏槐,考试的月份称槐黄。许多父母望子成龙,就专门在房前屋后种植槐树,企盼子孙后代榜上有名,登科入仕。“南柯一梦”也与槐有关.东平人淳于棼在梦中做了二十年的南郡太守,梦醒时往寻梦中所至之处,则古槐一穴。历代文人墨客对槐颇多有偏爱,魏文帝曹植、王粲均有槐赋。唐代王维、韩愈、杜甫、白居易,宋代欧阳修、王安石、苏东坡、梅尧臣、杨万里,明代李东阳等均有咏槐的诗章。如白居易的《暮立》:“黄昏独立佛堂前,满地黄花满树蝉。大抵四时心总苦,就中肠断是秋天。” 苏轼的 《槐花》: “槐林五月漾琼花,郁郁芬芳醉万家。春水碧波飘落处,浮香一路到天涯。”如: 宋代梅尧臣《官槐》云:“汉家宫殿荫长槐,嫩色葱葱不染埃。天仗龙旗穿影去,钩陈豹尾拂枝来。青虫桂后蜂衔子,素月生时桂并栽。我意方同杜工部,冷淘唯喜叶新开。”这些诗作诗意盎然,朗朗上口,常常让我百读不厌,爱不释手。槐树还象征着庇荫、思乡之念,多出现于迁移的民族怀念故乡。“槐”与“怀”谐音,吴澄曾说槐之言怀也,怀来人于此也。槐者,古人以为有鬼魂之木,有灵魂的树,所以找槐树,如同寻根问祖,故皆源于此。此外,槐花还能制茶酿蜜,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凉血止血,清肝泻火。主要用于血热迫血妄行的各种出血证,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头胀头痛及眩晕等。《太清草木方》中认为,在二十八星宿中,槐为“虚星之精”,若于每年十月上巳日采子服,能去百病,长生通神。槐花真是大自然赐给人类的最珍贵的礼物。槐花与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槐花的品格和精神是多么让人敬仰啊。我不禁对槐花又多了一份敬意和仰望。

 (三)

每次母亲采了槐花,就兴高采烈地给我打电话:“我采了槐花了,你们快过来吃吧。”母亲的槐花蒸饼做得非常可口,别有风味。母亲先是烧上一锅水,然后把多余的枝叶去掉,然后用清水把槐花洗上几遍。然后把槐花放到开水里烫一下,掺上一些白面。母亲还喜欢在面里打个鸡蛋,倒上两滴香油,母亲能准确的把握住槐花和面粉的比例,这样蒸出来的槐花不粘不散,恰到好处,吃起来香甜好吃,颇为劲道。上锅时,母亲将笼布用清水打湿,铺在箅子上,然后将搅拌好的槐花平整的铺在笼布上,盖上锅盖。大火蒸二十分钟左右,不一会儿,整个房间都弥漫着槐花面饼特有的香味。母亲的槐花馅包子也做得特别精致,她除了给我送,有时还给她的朋友们送。吃过的人都赞不绝口,说别有特色。母亲先是把面发上,把槐花洗干净,然后烧上水,等水开了,把槐花放在开水里烫一下捞出。包上笼布挤一下水,和肉馅和在一起,放在一个盆里。放上香油,食盐,花椒面,味精和切得碎碎的小葱,倒上一点烧开的花生油,搅拌均匀。等面发开后,就开始包包子。包子包好后,醒上一会儿,清水烧开后,母亲将笼布用清水打湿,铺在箅子上,然后包子铺在笼布上,盖上锅盖。大火蒸二十五分钟左右,包子出锅时,从门外都能闻到那种扑鼻的诱人的香气。母亲包的槐花包子不仅外形圆润好看,而且皮薄馅多,味道鲜美。每次我们一家人都吃得唇齿留香,意犹未尽。我儿子啧啧称赞说:“我姥娘包的包子真是绝佳的美味佳肴,五星级酒店都比不上。”每当看到我们一家人吃得这么津津有味,母亲那饱经沧桑的脸上总会露出满足的、幸福的微笑。

 (四)

有一次,母亲出门摔着腿了,还打上了石膏。在那些天里,我天天过去照顾她,给她买菜,做饭,干些家务。在屋里躺了20多天后,母亲渐渐能下地行走了。一天,母亲对我说:“我已经好了,你明天不用来了,该干啥干啥吧。”我说:“那咋行,我再待几天吧”。母亲马上变了脸,恼怒地说:“你哪来那么多事啊,叫你别来就别来。”第二天,我还是不放心母亲,中午我还是到母亲家去了。我在小区门口遇见了母亲。她一手拿着一个大旅行包,气喘吁吁,满脸通红,满脸汗水,手上还沾有泥土,正在步履蹒跚地往家走着。我急忙迎上去,接过那两个旅行包,无意间碰到了母亲的手,她的手也是那么汗津津的。我立刻从包里闻到那种熟悉的浓郁的槐花的香味。我责怪地说:“您这又是到哪里去了,刚好些,也不在家歇着。”母亲高兴地说:“我去拔槐花了,咱们有槐花吃了。”“妈,你去的那片槐花林远吗?”“大约有七、八里路吧。“是在郊外吗?位置很偏,对吧?”“是啊。”母亲迟疑地说。“那您全靠走路,到市区才坐上公交啊?”“嗯。”“那么远,不累啊?”我惊讶地问。因为母亲已经是快八十岁的老人了。“不累,累了就坐在路边歇歇。”母亲不以为然地说。我心疼不已,我想到母亲采槐花的辛苦,也出于对那片槐树林的向往,就说: “以后您去的时候叫上我,我们一起去。”“好啊。”母亲欢欣地笑了。进家后,母亲坐了一会儿,大口大口地喝了一杯水,然后开始和面,调馅包饺子,先烧水,把槐花洗净后,放到开水里烫一下捞出,又快速地炒了几个鸡蛋,把鸡蛋切碎,和槐花放在一个盆里,放上香油、食盐、花椒面、味精,倒上一点烧开的花生油和切得碎碎的小葱,用筷子搅拌均匀。然后我擀皮,母亲包饺子。母亲包的饺子个大,馅多。水烧开后,煮饺子。母亲下的饺子,没有一个破的。饺子出锅后,还是满室喷香。我还像往常那样大快朵颐,风卷残云。母亲笑着说:“不急,不急,慢点吃,有好多呢”。临走的时候,母亲还给我装上好多槐花饺子。我哪里会想到,我和母亲去槐花林的约定会落空。我哪里会想到,这是我吃的母亲做的最后一顿槐花美餐。

 (五)

那是2020年春天,一天中午,母亲给我打电话:“你们过来吃饭吧。”母亲的声音很平静,跟平时没有什么两样。我说:“我们已经吃过了,就不过去了。”第二天中午,我跟老公说:“咱们到我妈那去看看吧。”老公说:“好,这就去。”到了母亲门口,我敲了几下门,没有动静。如果母亲在家,她会立刻跑来开门的。难道母亲出去了吗?  我拿出钥匙开了门,走进卧室,眼前的一幕让我吓得倒吸了一口凉气: 母亲躺在床上,眼睛紧闭,脸部红肿,口吐白沫,我推推她,她没有反应,我哭喊着: “妈,您可别吓我呀。”老公沉痛地说:“我们来晚了!”老公急忙拨打了急救电话,救护车很快来了,在车上就插上了氧气,一到医院,母亲就被推进了抢救室,后来又被送进了重症监护室,我们一直在监护室门口等着,出来一个医生,我们就迎上去询问,可母亲再也没有醒来,颅内出血,心脏衰竭,经抢救无效,于第三天凌晨三点,停止了呼吸。由于当时是疫情封控时期,丧事从简,没有追悼会,去殡仪馆的路上,我忍不住嚎啕大哭。母亲的遗体被推去火化时,我不由颤抖起来,我的心仿佛被抽空了。我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残酷的现实:世界上最爱我的人去了,从此以后我再没有家了。我的心里充满了悔恨和自责,我没想到和母亲用这样的方式永别。没有嘱托,没有只言片语。父亲去世多年,要强的母亲坚持一人生活,不让人陪。可她是多么孤独啊。我痛恨我自己,为什么那天不去陪母亲吃饭,我怎么会想到那是母亲给我打的最后一个电话啊?也许那天母亲身体已经感觉不适了,如果那天去吃饭,可能会发现母亲身体的异常。如果及时送医院,可能还能抢救过来。是我的疏忽,错过了最佳的抢救时间。我又怎么会原谅我自己呢?

(六) 

母亲的去世给我带来了深深的负罪感和无尽的悲伤,我深切地体会到了那种“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无奈。我常常跑到母亲的房里,呆呆地坐上半天,翻看母亲的照片,睹物思人,暗自落泪。我也常常梦见母亲,梦见母亲给我做槐花饼,槐花包子,槐花饺子。醒来以后,发现人去屋空,只有枕边泪痕犹在,我便更加伤感不已。“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对这些话,我有了更深的体会。有一次,我听一个同事说:“回老妈家吃饭”,我的心里不由抽搐了一下。一次在路上,一个朋友发给我一张她和她母亲旅游的照片,我不禁心生羡慕,百感交集。我竭力克制着自己,强颜欢笑地对她说: “真好,带着阿姨好好玩。”可一转身,我就忍不住泪水盈眶了。还有一次,听见一人说回家做槐花饼,我竟一下愣在了那里。直到一个邻居大姐招呼我:“你这是上哪去呢?”我才如梦初醒: “哦,大姐,我回家。”就讪讪地往家走去。母亲去世后,我再没有吃过槐花。我真后悔早没有陪母亲去采槐花。总以为来日方长,谁知造化弄人,世事无常。“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李清照的词常常萦绕在我的心头。王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更是让我感同身受。尤其是每年的清明节,母亲的祭日,母亲的生日,一种强烈的幻灭感,孤独感,那种深入骨髓的、要死要活的思念常常压得我透不过气来。我是多么渴望去看看那片槐树林啊。见了那些槐树,我会像见了久别的亲人一样亲切。我会抱住一棵老槐树失声痛哭,我会抚摸它那沧桑的满是皱纹的树干,就像抚摸母亲那布满沧桑的,但又是慈祥亲切的笑脸。我会尽情地向它倾诉我那无处安放的强烈的思念和悔恨。在它面前,我不会强装笑脸,不会强装坚强,它就是我的至亲,我的最爱。虽然我没有见过那片槐花林,但在我心中会永远拥有一片槐树林。它们浓荫蔽日,绿荫如盖。树干粗壮,身材高大,直插云霄。它们是那么伟岸结实,玉树临风,郁郁葱葱、枝繁叶茂,它那茂盛葱绿的枝叶间悬挂着一串串的密密匝匝的白花,清新淡雅,洁白晶莹。像珍珠,似玛瑙,白如雪,洁似云。芳香四溢,沁人心肺,让人心醉。槐花没有牡丹的富贵,没有玫瑰的艳丽,没有桃花的妖娆,没有樱花的烂漫,没有很多花儿的色彩缤纷,千姿百态。有人说,和那些高贵的像公主般的花儿相比,槐花朴实无华,甚至还有些土气,只是个村姑。但它却是我心中最美的风景,永不消逝,永不褪色!如果母亲九泉有知,就让这些不成熟的文字,给母亲带去一点慰藉吧。愿这篇拙作,像一束洁白的、朴素的,但又是温馨的、馥郁的槐花,敬献在母亲的墓前。赋诗一首,聊表寸心。槐花绿意葱茏何伟岸,冰肌雪韵吐芬芳。淡如梨蕊三分白,味胜樱桃一缕长。常忆幼年帮困境,犹怀今日作珍粮。制茶药用全身宝,似海恩情怎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