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济宁文学 > >散文 >
济宁文学

「散文」于延法 ‖ 为了大地的丰收——从农田灌溉形式的变化 看75年辉煌

来源:本站    作者:于延法    时间:2024-08-19      分享到:


2024年8月初,鲁南大地烈日炎炎,如火炉般炙烤着为生活奔波的人们。在这个如火如荼的岁月里,农民正忙活着给玉米除草、施肥、浇水,进行田间管理。

我沿着绵延曲折的乡间道路,驱车赶往邹城市中心店镇后南宫村,采访驻村第一书记。

进村后,驻后南宫村第一书记吴秋霞早已等候在村委门口。她把我迎进党群服务活动中心,滔滔不绝地向我介绍驻村后开展的工作情况。然后,她饶有兴致地对我说:于老师,你知道“晓光社”么?有兴趣的话可以到那里看看。

晓光社?是当年刘仰周成立济宁市第一个高级农业合作社的地方么?

是的,就是我们村原党支部书记刘仰周,在解放初期成立的“济宁市第一个高级农业合作社”,现在被山东省文旅厅确定为“山东省革命文物名录”,供世人敬仰、观摩和学习。

在村支部书记孔令宝的带领下,我和驻村第一书记吴秋霞一起,走进村中一座已有200多年历史的清代建筑“晓光社”。

“晓光社”的墙壁上,镶嵌着一幅记录当时成立高级社情形的牌匾。牌匾里有照片和文字说明。文字介绍有这么一段话:“在农村发展互助合作运动的浪潮下,1951年9月,刘仰周联合农户,组织了邹县第一个互助组;1952年9月创办了济宁地区第一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晓光农业生产合作社。《大众日报》记者毕士会给初级社命名,并在报上刊登推广。全社24户,145人,527亩耕地,3具牲口,2辆大车,2辆地牌车,实行土地分级定产,按斤折价,牲畜、农具作价入股,年终按股分红,1953年,全社粮食亩产225公斤,比1952年亩增50公斤,人均收入增加一倍。”

这段文字让我惊骇。解放初期的粮食亩产仅为225公斤。这还是产量高的(当时全国粮食平均亩产仅为200多斤)。难怪当时人们吃不饱饭,是因为当时农业生产延续过去几千年的农耕模式,作物产量过低造成的。这里面其中最关键的问题,就是水利灌溉条件差,农业科技含量低,农业生产基本上还是靠人力和畜力来完成。

我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早在1934年,毛泽东同志就在中央苏区第二次苏维埃大会上提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这一英明论断。因此我们国家在解放后就十分重视农业水利建设,当时的济宁第一个高级农业合作社创立者刘仰周,就采取用石灰锤井筒的方法,在农田里挖掘砌垒灌溉用大口径水井,后来他又用当时的“二把手”车轮改制水车,从井里提水浇地。现在看来技术落后,但在当时,比以往用辘轳摇水,上水量大了不少。这也是一次革命,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丰收。

解放后我国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利基本建设。治黄治淮、南水北调、小浪底工程、三峡水利枢纽。江、河、湖、海,山、水、林、田、草系统全面综合治理,一方面是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促进山美、水美乡村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另一方面是满足工农业现代化生产发展需求。“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梦想已经实现,我国的工农业生产都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1955年毛主席发出“加强农田水利工作”的指示,指出:“兴修水利是保证农业生产的大事”。1960年2月,在河南、陕西两地党政领导的支持下,数万群众在悬崖绝壁上炸山开路,引漳入林。当时的口号是“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林县人民多壮志,誓把山河重安排。”

经过近十年的艰苦奋斗,1969年全长1500多公里的“红旗渠”全线竣工。修渠前河南林县灌区面积不到两万亩,“红旗渠”完工后灌溉面积达到54万亩,成了名副其实的“生命渠”和“幸福渠”。这座长达1500公里,耗时十年的“红旗渠”,被称为“人工天河”,是“新中国奇迹”,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我们邹城历来也十分重视兴修水利。1957年当时的邹县发生了一次历史罕见的特大水灾,从这年的冬天,就开始了规模宏大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冬季大干工程),建设了大庄水库、莫亭水库、八一水库、黄庄引渡槽和西苇水库。西苇水库承担着当时邹东山区的雨季泄洪、城市汛期防护和邹县北部白马河流域农田灌溉,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邹县又在1975年冬天,由济宁地区组织起规模宏大的“邹西大会战”,利用三年的冬春时间,投入浩浩荡荡20多万劳动力,在济宁、邹县、滕县、曲阜、微山、兖州6个县交界处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会战,至1979年3月,治理耕地140万亩,搬动土石方1.2亿立方米,打机井3700多眼。改革开放初期的粮食亩产,就由解放初期的二三百斤,增加到了七八百斤。这是一个大的突破,是历史性的发展进步。

我走出刘仰周成立的济宁市第一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晓光社”旧址,大街上有几位老人闲聊,我走近一位八十多岁的老者问道:“大爷,您还记得刘仰周么?”

老人家抬起头来对我说:“记得,记得,怎么能不记得我们的好书记刘仰周大哥呢。”

老人家给我讲起了刘仰周当年带领群众打井找水的故事。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浇地都是从大口井里用汽油机或柴油机抽水。汽油抽水机上水量小,效率低。柴油机抽水是用皮带传输动力,带动离心泵抽水,后来改用三相异步电动机带动离心泵抽水。大口井里水量少,不够抽,就时常停下抽水机,待井里水缓涌上来,再发动机器继续抽水浇地。

刘仰周书记看着大片焦渴的土地,望着晒得奄奄一息的庄稼,心里火急火燎。他和合作社的同志请来县里农业部门的水利专家,研究怎么样才能让坡里的庄稼都浇上水,人们好能吃饱饭,还能为国家多做贡献。急中生智,人定胜天。他们没黑没白地琢磨,受过去传统“蝴蝶锥”钻井方法启发,改用“辘轳”提运井里“蝴蝶锥”挖上来的泥沙,便能打出二三十米深的水井,加深了水井的深度,水量增加,浇地及时,粮食产量便大幅度增加,人们的日子越过越好。

但是由于机械化程度低,打井都是用辘轳顶端安上“蝴蝶锥”钻挖泥土,用人多,效率低,一眼井昼夜两班倒,每班最少八九个人,用人推磨车绞动钢丝绳,把辘轳里的泥沙拉到地面上来。这样打一眼井,没有十天半个月完不了活。老人家说一个冬天也就只能打三五眼水井。这样慢慢地坡里便形成了每五六十亩地一眼井的格局。经历千辛万苦,水从井里抽上来,流进庄稼地里,庄稼滋润着有了好收成,每亩地的粮食产量,从改革开放初期的400公斤左右,增加到现在的600公斤以上,老百姓都过上了好日子。

说着,老人们脸上流露出幸福和感激的微笑。

后南宫村现任党支部书记孔令宝感慨地说:“过去老书记领着打的机井都已年久老化,从水库过来的引水渠也因城市建设被拆除,我们正逐步改造农田灌溉设施,改善水浇条件,不然就很难让群众致富奔小康,引领乡村振兴”

我们走上村外农荫密盖的生产路,光滑平坦的水泥路两侧是一片片绿意葱茏的玉米。后南宫村驻村第一书记吴秋霞望着远方,踌躇满志地对我说:后南宫村地势南高北低,由于农田供、排水设施长年损毁失修,每年都出现春季土地干旱,夏季农田积水的状况。为了解决旱时浇地困难、雨季排水不畅的问题,保证农业丰产丰收,我们村从2024年春开始,将1900亩耕地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范围,实施智慧农业发展模式,除在高标田里打了7眼常规机井,两眼160米深水井外,还配套铺设了8000米管道,更新3台变压器,更换管道出水栓430个,埋设电缆6000米,修建桥涵16个,维修生产路5000米,增设移动排灌站一座,深挖疏通排水沟6000米。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农作物生产管理环节,基本达到智慧化、数字化管控,为农业增产增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