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于延法 ‖ 读梁实秋《散步》有感 济宁作家网—济宁市作家协会主办
主页 > 济宁文学 > 散文 >
济宁文学

「散文」于延法 ‖ 读梁实秋《散步》有感

来源:本站    作者:于延法    时间:2024-09-10      分享到:

《琅嬛记》里说:“古之老人,饭后必散步。”

这是我在梁实秋先生《事已至此,先吃饭吧》之“散步”一文中读到的句子。

从古到今,人们都有散步的习惯,尤其是在饭后。当然是有饭吃的人才有这种习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之前,生活在农村的人们恐怕没有这个雅兴。因为那时好多人填不饱肚子。当然我也没有那个雅兴。吃完饭(不是吃饱饭)我还得去上学,或者去割草,哪有那个闲工夫。

到了后来。当然是最近几年。我也有了散步的想法,并渐渐地养成了习惯。这是因为这些年已经不再为吃饭发愁,而且还出现了挑食的毛病。由于年岁已高,活动量减少,身体比年轻时胖了不少,如果吃完饭再坐到电视机前看电视,或者玩手机,那身体肯定不愿意。所以就想出去走走,消化消化食,这样也对健康有好处。

人家梁实秋先生都是好早晨散步。他说:“东方既白,远山如黛,空气里没有太多的尘埃炊烟混杂在内,可以放心地尽量地深呼吸,这便是一天中难得的享受。”

那是在过去,不似现在。现在不行,空气污染太重。光汽车尾气就相当严重,别说工业排放,农田偶尔秸秆焚烧,还有生活垃圾散发着的恶臭气味。你若是早晨在矿区周遭的道路上散步,不光对健康无益,反而会因尘土飞扬,手上脸上落满灰尘(通过治理,现在好多了),身心疲惫,颇受影响,对健康不利。

所以我都选择晚上,到远离矿区的市北外环路的人行道上去散步。因为我不生活在城市,城市里有公园,有灯光迷离、空气清新的花间小径。我们农村没有。但我们这里有田间地头,有河畔水渠,那里杨柳依依,苇荷丛丛,蛙声悠悠,虫鸣悦耳;也有桃林杏园,或者山楂树下,亦或曲径通幽的神秘小树林。当然那是年轻人去的地方。


梁实秋先生不喜欢散步有伴侣,他也许喜欢清静,因为能在清幽静洁的环境里思考问题。而我不然,我希望散步有人陪伴,不须人多,三两同伴就行。闲聊些日常,天南海北,古今中外,海阔天空地信口诌来,无伤大雅,开心取乐,有益调剂气氛,活跃情绪,与健康有益。

白居易有诗:“晚来天气好,散步中门前。”我不是诗人,但我也有此雅兴,愿意在晚霞映照的傍晚,放下碗筷,抹抹嘴唇,喝上口清茶,然后出门,偶遇闲人,结伴而行,到空阔无人,绿茵如盖的外环路人行道上悠哉悠哉地信步慢行,也体味一下文人墨客的闲情逸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