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柴玉霞 ‖ 家有文鸟(三)
文鸟在诞下第四枚蛋后,便开始了艰辛的孵化。
灰鸟总是待在巢穴,趴伏在蛋上,只有在进食时,才出来待短暂一会儿。每当这时,白鸟会迅速进入巢穴内,继续让蛋保持孵化的温度,直到灰鸟返回巢穴,白鸟才出来。灰鸟在进入草窝前,会在窝门口停留片刻,尾巴在窝外不停地摇晃,像舞动一下腰身,其实它是在用爪子翻转蛋仔,也像是在做交接检查。她似乎对白鸟带着一丝不信任或者是嫌弃,这或许就是母爱的天性。
孵蛋并不是趴在蛋上,特别是到了后期,直接趴在蛋上可能会压坏仔,鸟妈是半蹲着,全靠腿的支撑,还不时得用爪子翻动蛋,以确保受热均匀。非常辛苦。鸟妈的辛苦或许鸟爸最有体会。她每次从草窝里出来时,都显得疲惫不堪,就连吃点米、喝点水,眼睛也在不住地瞌睡,更没有梳理羽毛的心情了,梳理羽毛似乎已经是上个世纪的事了。
白鸟倒也不闲着,除了做替补,它还负责警戒,兢兢业业地站在草窝边的横杆上,守护着巢穴——它们的家。还不停地与灰鸟聊天,它的声音时而高亢婉转,时而低沉亲昵。它还不时用红红的小嘴碰碰灰鸟的嘴巴,替它梳理羽毛,摘掉灰尘。俨然是一副好夫君的样子。遇到情况时,它异常机警,炯炯的眼睛像两把利剑,扇形尾羽会立刻鼓起,展现出雄性的威武。突然间,感觉白鸟长大了,成熟了。真正的成长就是在经历一些事情之后。
八天后的一个傍晚,两只鸟交接班的空隙中,我在昏暗的灯光下,终于看到了那泛着珍珠般光泽的四只鸟蛋。我迅速用手机灯光照射过去,钙质的蛋壳呈现出云纹般的图案,映射出玫瑰色的光芒,神秘而神圣,温润且可爱,仿佛那几只小鸟马上就要呼之欲出了。这对精灵无时无刻不在创造着奇迹。
网上说文鸟孵蛋大约需要十二到十四天,如果超过二十天还未孵化,就意味着孵蛋失败。还说孵蛋对温度的要求很高,要在三十度左右,而我们家的温度显然达不到这个标准。我不由得为这两只忘我般忙碌的小鸟感到难过,尤其是灰鸟。如果所有的努力付之一炬,它们该有多伤心?我都替它们感到心疼。不过,转念一想,它们都是有灵性的。如果真的不成功,它们应该会提早终止孵化的,如今它们这么努力,或许是早已预知成功在即。它们的预知能力不容小觑。
在孵蛋的第十二天,灰鸟和白鸟一天几乎都没有出鸟巢,它们在全力以赴为蛋仔提供稳定的温度,看来它们也等的有些着急了。只是,当前的温度让我难免生出怀疑,即便孵化成功,小鸟能否存活?我既担心又心疼,同时充满期待。孩子们下班回到家,都要问一句小文鸟的事,也必到鸟笼前看一会。对小鸟的关注已不再只是我和小孙子的事,它已经成为全家人的关注的焦点,大家都在期待着。
第十三天,也就是腊月二十一,这天是小孙子的生日。没想到,灰鸟竟然出窝了,还迟迟没有返回的意思。白鸟在窝里,依然看不到它身下的情况。灰鸟站在笼子的底盘上,一动不动,似乎有些站立不稳,仿佛一阵风就能将它吹倒,看上去疲惫极了,似乎连吃食的力气都没有了。它瘦了,比先前瘦了一圈。它在那里待立了一会儿,心神才慢慢恢复。我赶紧切了些白菜撒在笼子里,又将蛋黄放在食盒里。灰鸟迟迟不进窝的异常的表现,让我第一感觉就是孵出来了!在灰鸟进窝前,白鸟先出来了。我赶紧朝窝里一看,果然草窝里已经没有蛋了,孵化成功了!光线有些暗, 只见一堆指甲盖大小的肉疙瘩。肉疙瘩上顶着一张大嘴。我屏住呼吸,又看了一眼,亲鸟急的惊呼不止,生怕它们着凉,我紧张的赶紧走开,让亲鸟进窝去暖着它们。
在幼鸟出生的第三天,我终于得到机会一窥它们的真面目。趁着两只亲鸟在窝外吃食,我用手机的光线照亮了草窝,发现里面有三只小鸟,像一团团小肉球堆叠在一起,小腿细如发丝,头顶和背部长着几根稀疏的绒毛,小小的脑袋上嵌着两颗黑豆般的眼睛,眼睛外覆盖着一层薄膜,那应它们的眼皮,尚未能视物。除此之外,它们还有一张睡醒就张开的大嘴,里面有一条细如线头的舌头。草窝外的底盘上,我发现了半个蛋壳,那应该是未能成功孵化的鸟蛋,亲鸟早已将草窝里其清理得干干净净。我的靠近让亲鸟感到紧张,它们焦急地鸣叫着,似乎我会夺走它们的宝贝。
那一窝张着大嘴巴,嗷嗷待哺的毛茸茸的小东西,还不停的蠕动着。它们的样子深深刻进了我的脑子里,无处不在——我喝水时,它们好像就在温热的水里;我翻书时,它们好像就在书的扉页上。它们就像一缕璀璨的光束,照进我的心里,暖暖的。
小孙子扬起脸高兴的说:小鸟和他是同一天生日。
幼鸟太娇弱了,激动得我捂住狂跳的心,找出了小孙子穿小了的一件棉袄,围在笼子外面,为它们保温。这一刻,我感受到生命的神奇,心中充满了对小鸟父母的敬意与怜爱。它们的坚持与努力,让我深刻体会到生命的顽强与伟大。我暗暗祈祷,希望这些小生命能够健康成长,不负这对小鸟父母的艰辛付出。
- 上一篇:上一篇:「散文」陆以恒 ‖ 哦,那一抹乡愁
- 下一篇:下一篇:「散文」绿叶子 ‖ 由一段话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