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吕延梅 ‖ 火凤凰:点燃生命之火
很久没有完整地读完一本书了。有些文章以前读过,再读,一样被感动着。读完,掩卷,长舒一口气,写下一句:读书当读《火凤凰》。
1
前些日子,听说木生老师又出了新书,被列为“中国散文60强”。有一次打电话,他说,给我留着一本。一只雀儿闯进心里,隐隐地喜悦,等待着见它的那一刻。
几天之后,在湖上人家酒店聚会,大家见了面,握手寒暄,我瞅着李老师的身影还没有出现。谈笑间,大家还没有落座,远道的木生老师风尘仆仆闪进来。大家一下子围上去,他从包里掏出来一摞新书,一一签名,合影。我静静地站在门口,等待着。
从李老师手里接过它,沉甸甸在手,封皮设计别致,大片冷峻的灰。中间三个银字闪烁——“火凤凰”。上方,是大字号的银色“60”,“0”字,中间镂空,露出暖暖的橘色,宛如冬日的一轮朝阳,从苍苍茫茫的大地上喷薄,升腾。
回到家,急切地打开塑封,书皮有金属的质地。油墨香熏着,先找出《火凤凰》一篇来读。这篇写于美国明尼苏达州。一个初春的早晨,隔着太平洋,看到的东方天空的朝霞,巨大的,千里万里的,“仿佛是满天的云彩一起投胎在宇宙最华丽的子宫,生出了这样一只独一无二的自由之鸟”。感受到“美是自由的象征”,胸中有一股力量,如春水般涨起,澎湃着自由的大潮。一种谦卑,一种感动,在春雨中拔节。“每一粒细胞饱满生动起来,如夜空里的星辰、五月末的麦粒。”
2
谦卑,饱满,富有生命力。
这是我对李老师最初的印象。十多年前,姨父和姨为了勉励我写作,亲自带着我,穿过半座城市,到济宁日报社宿舍去拜访木生老师。在新浪博客上,虽然我和木生老师与其爱人贾老师神交已久,要见面了,很紧张。敲开门,李老师很热情,迎我们进门。聊了一些话题,印象特别深刻。我弯着身子坐在沙发上,一直听他们说话。我是一个晚辈,是一个小学生,说了几句,语无伦次。
回去的出租车上,不善于在长辈面前表达意见的我,说,“木生老师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他有平等的意识。”
他的字里行间充满着悲悯情怀。
在《一株小灌木和它的影子》中,李老师引用别尔嘉耶夫的一句话:“人不仅应向上超升,出俗不染,也应该向下关照,同情怜悯尘埃中的一切。”《民间布衣志》一书中,多是生活在底层的小人物,和遭受过困厄,散落在民间不见经传的人。在《七十如崖》中,李老师写到,“不用超脱,只需透彻,于深切体味世间之苦之悲中无有惧怕、只存慈悲。”“但有一条做人的底线就是天大的诱惑也要坚守住:不害人,常帮人。”
与李老师交往近二十年,他帮助我太多了。每一次见面或微信交流,他都在鼓励我:俯下身,多读,多写。有一次相聚时,我说李老师是我的知音。回去后,深觉不妥。知遇。嗯!我应该深深地感谢李老师的知遇之恩。长时间在文学的隧道里摸爬探索,需要有光的引领。于我,于周边一些写作的人,他都是光的存在。
秋天,稻谷成熟时,谷穗是低垂着的。人生境界有了一定高度,才会如此谦卑,如此仁爱。
3
“散文作家的人格、审美和生存经验,散文作家的立场、良知和批判勇气,都是散文建设的牢固基石,只有牢固才能不朽。”——正如书封所言,文章中展现的良知和批判精神如今尤显得珍贵。
在《囚之光》中,他写到北窗反射的光,联想到死囚的监狱,巴掌大的小窗口外,一棵浴着折射阳光的小树苗。引用鲁迅的话,“喜欢暗夜的妖怪多,虽然能教暂时暗淡一点,光明却总要来。”他想到,钱钟书的围城,是否也在表达着一种人被囚禁、却积久成习不自觉的状态?温婉的语句中有着对时代对人生更加深沉的思考。
他概括那时中国男人尤其官场中男人的行状:孱弱,阴私,贪婪,残酷,堕落,虚伪,精神与身体的双重阳痿,心胸比针鼻小比茅厕脏,对下是霸对女人是兽对上则是摇尾示忠的走狗奴才——却还要打着一个“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金字招牌自欺欺世。在《唐朝,那朵自由之花》中,由元稹对薛涛始乱终弃的爱情引发思考,他揭开男人的袍子,露出底下肮脏鄙陋的“小”来。
在《冬荷》中,“不要以为荷在冬日里零落。”“它是迎上去的勇士,前仆后继时坚守阵地的勇士。”在《云台山之梦》里,一棵身高不足四十厘米的古树,它的根在岩石上咬开一条裂隙,咬开一条自由呼吸、接通水分的空间。在《孔林的二月兰》中,李老师看到大旱之年,二月兰开着,开成了依然堪称先锋的紫蓝色的旗帜。想到夫子曾经以身为烛,在弱肉强食、狼烟四起的时代,点燃起仁爱的理想大旗。……彰显着勇气、决绝、责任与担当、敢于牺牲的精神。
4
木生老师,人如其名,像树木一样生长。生长的精神,永不止步。
荀子《劝学》篇,第一句:学不可以已。终身学习观,在木生老师身上有很好的体现。
李老师住五楼,里外两间书房,两屋子藏书。后来搬了新家,除了两间书房,客厅餐厅的墙上也成了书架,书的王国,在文字里自由游弋,退休之后,李老师更集中精力读书写作。有一次我问他,中午休息吗?他说,累了,就把腿放在电脑桌上眯一会儿。
惜时如金。曾经在八个多月里,写下二百篇、三十七万多字。天天追更公众号里的文章,感受到他的文字日渐洗炼、圆润而具思想锋芒。
在《过了五十》一文中,作者说,“人生最大的失败,当是为了不足挂齿的诱惑耗去自己最为珍贵的生命了。”他还说:“只有善于拒绝诱惑的人,才能勇敢地拥抱生活。”《六十岁语》中,说:“学习是加,汇细流成不涸的深潭,就是遇到连绵的旱季,也能活己惠人。”
读《火凤凰》会提升人生的高度,使你懂得如何在“曲折多变、灾难频仍的时空里摸索着人生的真谛,攥紧着向上的追求,坚守人格的独立”(《过了五十》)。
凤凰浴火,孤鸣高亢,响彻天宇。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使它涅槃重生。李老师何尝不如此。他的光与热,照亮着,温暖着大家。读他的文章,是一次次享受思想的盛筵。沉浸着,感动着,生命之火猎猎。你不得不去思考,去践行,去走向一条真正向上的人生之路。
- 上一篇:上一篇:「读后感」王爱玲 ‖ 《榆钱儿》读后感
- 下一篇:下一篇:「散文」张守信 ‖ 沉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