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孙明秋 ‖ 德荫家山毓俊英
家族如同一棵大树,根深才能叶茂。在我们邹城市峄山镇留驾庄颛孙家族中,祖父孙吉云就像那深扎地下的根系,支撑着整个家族的繁茂生长。每逢清明祭祖,我们全族四十多口人都会深深怀念这位为家族延续做出巨大贡献的老人。
祖父为人忠厚善良、勤俭持家、吃苦耐劳且任劳任怨,用他宽厚的臂膀挑起了当时十六口人的生活重担。他虽是一位普通农民,却拥有常人所不及的远见和坚韧不拔的品质。
祖父生于1911年,正值辛亥革命时期,清末农民饥寒交迫。据祖父自传记载,当时家中有七、八口人,土地十余亩,草房十余间,却仍食不果腹、衣不蔽体。1918年至1924年,祖父在两下店东庄外祖父王伯节家割草放猪。1925年,他回到留驾庄村跟随韩清阳先生上私塾。韩老先生是本村最有文化之人,擅长书法、撰写碑文,蝇头小楷笔力清劲,工整有力。他为祖父取名孙吉云,字景山,寓意吉祥幸福、祥瑞希望,寄托了对家族繁荣和个人前途的美好期许。韩老先生的苦心,在祖父的努力下得以实现。韩老先生在教书之余,还常讲述我们家族的光荣历史:我们复姓颛孙,先祖颛孙师是孔子的贤哲弟子,以“尊贤容众,见德思义”为家训。
祖父在韩老先生的教导下变得聪慧睿智,目光长远。1927年,祖父加入奉军,后任冯玉祥部通信排长,在泗水驻防时被提升为学兵,进入军校学习一年,直接听命于团长指挥。1937年,他参加金乡抗日,后回家。此后,他开设祥云集馒头房,兼做烟酒糖茶等小本生意,维持家计。
我的父亲后来常常提起祖父当年鼓励他的话:“有力吃力气,没力吃智慧;没力没智慧,受穷一辈子。”这句朴实的话,道出了人生的真谛。力量、智慧和机遇,这三者缺一不可。我的父辈们正是靠着这三样,在各自的领域闯出了一片天地。
命运如同厚重之门,有人用力突破,有人以智开启,也有人始终被拒之门外。“有力吃力气,没力吃智慧;没力没智慧,受穷一辈子。”这几句话既指出了人生奋斗的三重境界,也揭示了命运的无常与残酷。力量是改变命运的首要因素。我的大爷、三爷和父亲凭借自身力量拼搏努力,成家立业并为国家贡献力量。智慧是开启命运之门的第二把钥匙,当力量不足时,智慧成为关键。智慧不仅是谋略,更在于把握时势、洞察机遇。然而,命运并非完全由个人掌控,有些人虽无强大力量和超凡智慧,却能抓住时代机遇,改变命运。像三爷和父亲抓住了国家人才匮乏的时机,分别成为合格的中医和人民教师。
1948年至1967年,祖父先后担任农会瓦助组初级社会计、峄山公社铁厂司务长、纪王砖瓦窑会计等普通工作。祖父生前在我们十三个堂兄弟姊妹中,祖父对我尤为疼爱。可惜我那时年幼,未能尽孝,成为我心中永远的遗憾。为弥补这一遗憾,我特延请邹城著名学者董伟先生为祖父撰写墓铭:
先贤颛孙子张七十四
代孙讳吉云先生碑记
碑者,悲也,寄子孙之哀思也。自汉以降,碑碣渐兴,至唐宋封树之事尤盛。碑碣者,既可书先人功绩以昭励子孙,亦可令后世知其源流、辨昭穆、统辈班,其用备矣。邹鲁乃华夏礼仪之冠冕,有东方君子之国美誉,是域圣贤辈出,文脉绵长。
峄山留驾庄孙氏,乃先贤颛孙子张后裔,子孙秉“尊贤容众”之祖训,代有贤达之士,饮誉闾里。其间七十四代孙,讳吉云,字景山,弱冠从军,随冯将军玉祥讨倭,驰骋齐鲁,屡立战功,官至中尉。抗战功成,解甲归田,以小本营生持家。吉云公教子有方,以仁义诚信为本,更令三子业琛拜鲁南中医三显之一杨知显为师,习活人之术,杏林设案,悬壶济世,术德兼备,一方称道。其子侄辈亦多习此术,承其遗风。
吉云公聪慧睿智,乐善好施,深得民心,八乡称颂。及公辞世,邻里莫不扼腕顿足,哀恸不已。公德配周氏,勤劳贤淑,相夫教子,人赞母懿。育四子:业儒、业生、业琛、宗权;一女业兰,适齐威将军侄齐斌。吉云公生于西元1911年,卒于1979年,享年六十有八。德配周氏生于西元1910年,殁于1993年,享年八十有三。
铭曰:
生逢乱世,军阀逞强;
舍家为国,弃犁荷枪。
见危致命,思义为上;
不辱祖节,生死两忘。
功成身退,稼穑陇上;
德泽后世,子孙兴旺。
冢结峄右,艮山坤向;
路作玉带,案砂列张。
避风藏气,卜占龙象;
永利子孙,万世荣昌。
邑故举人董锡蕃曾孙董伟撰文
碑文记载了祖父的一生:从军报国、经商持家、教育子女,每一个选择都体现着他的智慧与担当。特别是他让三伯拜名医杨知显为师,学习中医,后来三伯果然成为一方名医,这正是祖父远见卓识的体现。
如今,我们这一辈十四个堂兄妹都已成家立业,有的从教,有的行医,有的经商,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这或许就是对祖父那句“有力吃力气,没力吃智慧”最好的实践,也是对他老人家最好的告慰。
今年是先祖父吉云公诞辰114周年,站在祖父墓前,望着峄山苍翠的松柏,我仿佛又看到了那个宽厚的身影。他用一生的奋斗,为我们铺就了通往幸福的道路。如今,我们唯有继续努力,让家族之树枝繁叶茂,才能不负先人的期望。同时也祈盼祖父在天之灵,保佑我们家族人丁兴旺,才俊辈出,繁荣昌盛。
- 上一篇:上一篇:「散文」张振建 ‖ 汶水汤汤一一大汶口的畅想
- 下一篇:下一篇:「散文」李如德 ‖ 接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