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刘真 ‖ 这个春天,一起来读书吧
2025年3月9日,济宁读书界第57期公益共读会——“王相雷老师痴情方许说红楼《红楼梦》判词探析”讲座在书城万达店圆满落幕。
那一晚与众多书友齐聚一堂,共同沉浸于《红楼梦》的文学海洋,通过导读嘉宾王相雷老师对其判词的深入探析,我也收获颇丰,感悟良多,互动的时候大家都很有话说,踊跃发言,各抒己见。脑海中浮现出分享嘉宾们关于红楼梦人物的种种感慨,还有对王相雷老师博学多才的崇高敬意……讲座虽然结束了,相信大家和我一样思绪仍没有走出那个热烈的红楼会场。
《红楼梦》的确是一曲女性生命的诗意颂歌,还是是一首女性悲剧命运的挽歌《红楼梦》更是一首宝黛爱情悲剧的悲歌。
被认可和喜欢是《红楼梦》最好的招牌。被选择是一种信任,被认可是一种幸运。这是大家都认可的一部当之无愧的经典。也让古今中外的文人墨客对红楼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爱好者遍布大江南北,红学研究有官方的也有民间的。
王老师独辟蹊径带领我们从红楼梦十二钗女主角的判词入手,分别解析。
首先解析了林黛玉的判词。说作者以艰苦沉重的心情写黛玉。众所周知,林黛玉是一个恋爱至上的少女,短暂的一生就是一首缠绵哀艳的恋歌,让无数人倾倒,也让无数人诟病……她爱哭,刁钻刻薄,又伶牙俐齿。黛玉习惯于用自己的枪弹穿过宝玉去射击别人,地位越孤立,假想故越多;内心越要求接近,外形越表现背驰,甚至对一个丫鬟也会醋意泛滥。
有人说,痴情方许说红楼。
王老师用红学家王昆仑的话说:宝钗是在做人,黛玉是在作诗;宝钗在解决婚姻,黛玉在进行恋爱;宝钗把握着现实,黛玉沉酣于意境;宝钗有计划地适应社会法则,黛玉任自然地表现自己的个性;宝钗代表着当时一般妇女的理智,黛玉代表着当时国阁中知识分子的情感。
大观园里有很多集天地灵秀于一身的女孩子,她们的确像花一样的鲜艳、美丽、芳香;像水一样的清澈、晶莹、明洁……她们的青春生命里闪耀着真和美的光彩,她们的身上拥有优美的灵魂和纯真的爱情。
她们在春天里盛开,在秋天里慢慢地调零。
世间美好的东西总是没办法长久,一切都在没落中,时代在没落,文明在没落,仅有的一些美好慢慢地也会变成空。所以说红楼梦是一部悲哀的书、沉重的书。虽然作者极尽写出各种繁华,奢侈,奢靡也掩盖不住悲哀的结局,物极必反。
通过判词探析、解锁这部经典名著中的独特魅力,悟出了红楼梦里那些聪明女人不知道的道理,那些生活在封建社会里的女人,无论多么聪明多么强大,凤姐那样的女强人也只是附着在男性身上的,局限于一隅,小圈子里生存,没有现代人的身份,她们只能寄情于男人身上,依附于男人,命运也只能是一曲悲歌。世间万物变化无常,依心而建立,懂得随缘,黛玉也不会这么苦,宝钗也不会那么苦。
现代女性不同了,她可以用真心待你,但不执着于你;活在缘分中,而非关系里;现代女性拥有向下扎根的力量,也有向上生长的土壤。
摘录:收尾 飞鸟各投林
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宽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煎定。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看破的,道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乌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
你知道吗?
阅读的好处数不胜数,说不清。它,不仅仅是带你穿梭古今中外,领略不同的风景与故事,还能让你看到更多有趣的事情,阅读能丰富我们的思想,让我们在面对各种各样的生活难题时,更加从容;阅读还能提升我们的表达能力,让我们也能和老师那样,妙语连珠。
朋友们,闲暇时让我们放下手机,跟上阅读会的步伐,翻开一本书,开启奇妙的精神之旅吧,相信你也会收获满满的惊喜,这个春天,让我们一起继续在学习的道路上扬帆远航,期待下一次相遇吧。
2025.3.21日
- 上一篇:上一篇:「散文」翟士峰 ‖ 老爸的烟袋窝
- 下一篇:下一篇:「散文」李如德 ‖ 寻雁南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