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徐叶翎 ‖ 画家靳涛在曲阜
1953年秋山东省文化厅安排几位专家休养,选中了古城曲阜,画家靳涛与一位作曲家、一位装裱师来到曲阜文管会(孔府),安排住在孔庙驻跸院中。原来紧关的门,那清静的院落一时便生机盎然,引来了不少青年艺术爱好者来此拜访学习,拜见名人。
解放初,曲阜县文化馆坐落在孔庙金丝堂,室内的墙壁上展现出了靳涛先生画的老人写生像,那是一位常来文化馆的读报者,生动地描绘在画幅上,大凡初见这种写生画的人都觉得有点神奇,无不交口称赞,画的真像,神情毕现,专注的表情,精炼的线条所产生的美感,甚是感人。继又听说周翰庭老师已经与他相识,有人做引荐,便找到了进入孔庙南院的门路。驻跸院大殿西间被靳老师布置为绘画的一方天地,像个随时更换作品的展室,不少是孔庙、孔府和城市风景,是曲阜人所熟悉的场景。还记得有幅国画小品,那时鲁南地区还不多见的玉蜀黍,落款写"故乡的回忆",富于地区特征,显见画家的睿智和故乡的爱。另一长长的画在大半张宣纸上的工笔动物画,草丛下、小河边有几只幼虎,或嬉戏、或喝水,或坐卧小憩,悠闲的等候着外出觅食的老虎。中间画密集的草丛,远处突然走来两只猛狮,已悄然来到虎仔近旁,小虎却全然不知,一刹那之后,狮子到来,又将怎样?观者不禁为之担心,这情节和精细的工笔画技巧,都令人经久不忘。一些爱好绘画的青年人,原来跑曲阜师范学校、一中找老师求教,此时多转为在孔庙靳老师那里相聚。国画、西画、人物、风景、彩画、素描......看过靳涛老师的作品,方知绘画的名堂真多。既见画家又得观赏佳作,满足着大家学习绘画的进取心。
靳涛先生烟台福山区人,1926年生,他父亲是位技艺高超的细木工匠。他自幼看惯了父亲手下的镂刻雕花,生动的人物花鸟刻画,启迪了他童稚的心灵,小时侯便握笔到处画画,直到多年后他家中的墙壁上还留着他的少年时候的作品。村子里有位画家初晓东先生从北京回家避乱,他是齐白石门下的高足,发现了靳涛的天赋,又见他勤奋执着,主动收徒,奖掖栽培,传授技艺。幼苗欣承甘露,自然提高很快,他立志做画家的心愿更加坚定下来。
靳涛艺术起步早,画艺成熟也早,14岁时即有作品参加烟台市美展,与初晓东老师的画一同展出,还得过奖,因此倍受鼓舞。1945年烟台解放,靳涛曾做过美术教师,作品多而且水平高,一时名扬四方。有个文艺团体看中了他的才艺,调他去胶东文协工作,这里有文艺界前辈马少波、包干夫等,得到培养提携、锻炼提高,他迈开了美术工作的第一步,任《胶东文艺》和《胶东大众》两个刊物的美术编辑,从画封面、作插图到版式设计等肩负重任,工作中受到锻炼,业务不断提高。为了印刷制版的需要,需要他自制刻刀,自学木刻,反复印制,日以继夜,不辞劳苦。在此期间所作《送子参军》《好爹娘》《生死同心》等都是作于战争年代的有影响的好作品。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靳涛从青岛文联调动到山东省文化厅,是我省早期的美术干部,曾任职于山东省文联,又当山东人民出版社编辑室主编、山东美术工作室副主任。1956年以后先后在山东艺专、曲阜师范大学、山东轻工业学院任教。靳涛曾多次与水彩画家吕品一起外出写生,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两人同在山东艺专任教,是同事又是好伙伴,吕品先生专画水彩,对他影响甚大。他勤奋到即使住院养病,也未曾放下画笔,坚韧执着,胜于常人。他的绘画形式和题材极为全面,主攻水彩画兼擅素描、速写、国画、连环画、漫画、木刻等。尤好画老虎和写意花鸟,他曾经到动物园画写生,研究老虎的动态,画的生气盎然。靳涛先生的老虎曾作为江泽民主席出访的国礼带至日本。出版过《靳涛水彩画选》、《靳涛水彩画集》等,入编《世界水彩画大全》《中国水彩画集》等数十部专集。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水彩画学会理事、山东画院艺术顾问、山东水彩画会副会长等。
曲阜书画艺术历史传统悠久,解放初期绘画爱好者多在县文化馆和曲师、一中、古泮池小学诸校,那年月,绘画作为一种宣传工具颇受重视,当地画家孔端甫、周翰庭二师,也才三十多岁,其余都是初学者,起步学艺,渴望提高。靳涛先生来到曲阜,便有了高明的引路人,形成绘画学艺的高潮。当时,靳涛先生年方二十六七岁,他与孔端甫、周翰庭二师是年龄较大的三人,画画最为勤奋,尤其是星期日这天,往往是几个人同聚,找景点、画写生,一坐下来便埋头作画。那年冬天,大雪初霁,见一位画家在路南大墙下画孔府大门,就必然是靳老师。他脚穿军用棉鞋,可见是从战争年代走来的。雪地作画,不顾严寒,实在投入。如果将那些画曲阜风物的作品集中在一起,便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曲阜古城旧景画卷,深有欣赏和历史价值。依据当年的文艺政策,应以人物画为重,人物创作自然是主攻题材,靳老师画工笔人物《尹锺荃》和《农民像》被选入《山东画选》,大家高兴地争相购书。在同类书不多见之时,这部画册颇受欢迎,早已看到过的画被选入书中,使大家心情振奋。以后每当在报纸上、期刊上、连环画册(多为彩色封面画)见到靳老师作品都相告传阅。这些学画人也以欲求得发表作品为提高水平的动力。靳老师深知大家的心愿,热情指导,也曾经提供发表作品的方便。
精彩范画最便于提高学习者的审美境界,有一次他从济南回来,带来一批名家们如谢昌一、白逸如、施邦华等的作品,陈列在曲阜师范学校美术教室中,风格多样,形式不一,一时令参观者大开眼界。至于跟随靳涛、孔端甫到济南参观华东美术展、省展等,是几年以后的事。曾经油印传阅留苏学生李天祥自前苏联的长篇来信,详述先进的绘画教学,也是经久不忘的一件事。
1954年靳老师返回省城,为表示送行在孔庙大成门前合影留念,照片上由孔端甫老师以小楷写"欢送靳涛同志回济留念",保存至今已经非常珍贵。
有一年山东省筹备工艺品出国展览,靳涛先生返回曲阜征集楷木雕刻,一旦下榻孔府,他便动笔作画,人们大多和他相识,争相围观。凡是拿了宣纸来的,皆能得到幅画,既能与他相见又能看到现场作画,挥毫落纸,纸上成画,大家一饱眼福,场面甚是热闹。那时宣纸难得,就连浅色的素染宣他也细心来画,。以前靳老师曾经下功夫指导过曲阜的楷雕工艺,于今又将作品推向海外,为弘扬曲阜传统工艺做出贡献。那还是进一步发展楷雕工艺的年代。
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曲阜师范大学成立艺术系绘画专业,请靳涛先生当教授,在文革以后重登讲坛讲授绘画,几年之中教学相长,他自己也大有提高,也是投入精力致力于画虎的一段时间。至八十年代初,调动至省城轻工业学院,临行,曲阜同仁和几个后生选地在孔府花园为他举办个展,并再次合影送行,记下难忘时刻。
有一年我去济南,带去了周老师题了字的《周凤羽诗书画印集》送交靳老师,他认真细看,一再褒奖,并将《靳涛水彩画集》多册要我带回转送给曲阜诸家。他诉说起一些人的名字,提到些相聚时的情节,他是名画家,是位前辈,却重视昔日交情,不忘曲阜旧地,深情怀念着。
靳涛先生早年投入创作,始终孜孜不倦,从不放过分秒时光,他好像老在专注于寻觅描绘对象,以画笔抒情,以画笔写心。紧握画笔走着他的人生道路。朱铭先生为他写过中恳的评价;说他"于困苦磨难中从未止息过执着追求和辛勤耕耘......平常的画幅,每一幅都闪烁着色彩的璀璨光泽"。
画家靳涛先生,从二十多岁至暮年缘结古城曲阜,深有影响于这里的文艺活动,曲阜人深爱他精湛的艺术。
2013年6月2日于兖州
- 上一篇:上一篇:「人物专访」刘新铃 ‖ 侯勇和他的石刻艺术
- 下一篇:下一篇:「散文」于延法 ‖ 麦野青青荠菜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