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济宁文学 > >散文 >
济宁文学

「散文」 周广全 ‖ 如梦如幻黄河岸——走进自然之黄河篇

来源:本站    作者: 周广全    时间:2025-08-22      分享到:


乙巳春夏之交,我与伙伴们看看天色正好,怀揣着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踏上了前往“凤鸣台前”黄河滩的二百里旅程,呼吸新鲜空气,感受途中风情,乐得调养身心。

黄河滩,如梦幻。途中停车小憩,站在一望无际的黄河滩,一股雄浑壮阔的气息扑面而来。赤着脚,提着鞋,走在柔软的沙滩上,感受着细沙从脚趾间滑过的奇妙触感,仿佛与这片土地建立了一种微妙的联系。远离了喧嚣的都市,怡然地享受从河岸边吹来的凉风,抬头是白云飘卷的湛蓝天空,低头是芳香袭人的闲花嫩草,漫无目的,随便走走,也就有了无比的闲适和惬意。继而仰面朝天,静听黄河。恰如闲云野鹤,超凡脱俗;更能闭目养神,如梦如幻。

风呼啸,沙漫漫。春夏之交天气多变,渐渐刮起大风,四方风动,漫天沙飞。黄河的雄浑,更让我们惬意于这次与风沙的相遇了。风沙如一条奔腾的黄龙,肆意翻滚。风,似一头挣脱牢笼的猛兽,携着沙砾,以排山倒海之势席卷而来。沙,似一群狂舞的精灵,遮天蔽日,模糊了天地的界限。古人笔下,黄河滩的风沙就充满了雄浑与沧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寥寥数语,勾勒出一幅壮阔又略带孤寂的画面;唐朝刘禹锡笔下的“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更是将风沙的狂暴刻画得入木三分。此时的黄河滩风沙,仿佛带着历史的厚重与寂寥。站在这黄河滩上,风沙依旧飞扬。狂风呼啸着,吹过旷阔的河床,卷起层层沙尘。沙粒打在手机屏幕上,沙沙作响;沙粒吹进头发打在脸上,隐隐作痛;沙粒贴着滩面的,嗖嗖而过;沙粒冲向野草的,呼呼而行。眼前一片混沌,几步之外便不见人影。黄河滩的风沙,从历史中走来,带着岁月的记忆,续写着坚韧的乐章。

横跨桥,巨龙展。不大一会,风沙又逐渐小了,我们回到车上,目光所及之处就有三四座横跨黄河两岸的铁索浮桥和高速高架桥。浮动于苍茫黄河水面的铁索浮桥,由于桥梁两端系缆在河段柱桩上的铁锁链,硕大而粗壮,环环相扣间,紧密延展出一道安全牢靠的江河过往界线。横空出世的高速高架桥上,相向而行的两列车像两条钢铁巨龙呼啸而过,见证了桥的雄壮坚固和宽阔兼容。

将军渡,气昂然。雄伟的将军渡浮雕和巨大的铭石,激起我们无限的敬仰和感慨。七十多年前,这里就是刘邓首长一挥手,十二万大军渡黄河的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活剧的历史舞台,枪林弹雨黄河边,飞沙走石战凶顽。千秋功业将军渡,一腔热血沃中原。此刻站在得天独厚的这个渡口,瞻仰栩栩如生的浮雕场景,首长炯炯有神的坚毅目光,战士一往无前的昂扬斗志,百姓欢欣鼓舞的投入身姿,让人心潮澎拜、热血沸腾。河水依旧奔腾不息,拍打着岸边的礁石,发出阵阵轰鸣声,仿佛是历史的回响,提醒着我们永远铭记那些为了国家和民族的自由和幸福而牺牲的先烈们。

禾麦秀,瓜菜甜。河畔不远处,是广阔的黄绿交际的麦田,外面又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绿树成荫,枝叶繁茂,像是一把把巨大的绿伞,为人们遮挡着炎炎烈日。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仿佛是在为这片美丽的土地演奏着一首动听的乐章。寻一处幽处盘腿坐下,闭上眼睛,静静聆听大自然的声音,感受微风的轻抚,仿佛与整个世界融为一体。转身一片绿油油的瓜田跃入眼中,正是西瓜孕育成熟的季节,一个个娇嫩圆润饱满的西瓜仔,像是一颗颗绿色的宝石,引人注目,令人向往。走近瓜田,主客寒暄。瓜农老大哥天性质朴,热情豪爽,指点着满地小瓜仔,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转身紧走二三十步俯身钻进大棚里熟练地摘下一个西瓜,利落地切开后递给我们品尝。鲜红的瓜瓤,清甜的汁水,瞬间驱散了长途行车的疲惫。吃着清甜的西瓜,我们真切感受到了黄河岸边的馈赠和劳动人民的辛勤付出。顺路午饭,随遇而安。黄河鲤鱼、应季蔬菜、农家馍馍疙瘩汤,很有特色风味。茶足饭饱,意犹未尽。

这片黄河之畔的土地,不仅有着壮丽的自然风光,更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它见证了岁月的变迁,也见证了人类的奋斗与拼搏。在这里,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也感受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这里的每一处景观,都像是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这片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上。这次旅行,不仅是一次视觉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夕阳的余晖洒在了黄河滩上,将整个大地染成了一片金黄。我们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离开了黄河滩。亲人们,借以时日,您也快来踏上这片神奇土地吧,追寻这份梦幻之境,也一定会让你意气风发、感慨万千,受益匪浅、永生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