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济宁文学 > >小说 >
济宁文学

「方言微小说」白中乾 ‖ 二妮的蓜子

来源:本站    作者:白中乾    时间:2025-04-12      分享到:


二妮,俺家的蓜子【1】不能用了,你有空再给俺穿一个吧……

      好的,没心烦!您䞍好【2】吧,过两天家里来拿!

      二妮就是这么一个热心人,对于邻居们的要求,她总是有求必应。          

       打小就生活在运河边子上的二妮,自幼就心灵手巧,没多大就跟着娘学会了敷条树【3】穿蓜子的手艺。现在年过花甲的她,没事在家里又重新鼓捣【4】起来,利用高粱莛子穿蓜子敷条树。她制作的蓜子、条树没去集市上卖过,都是无偿地分发给了附近的邻居们使用。

      俺娘哎,你整天忙乎着敷条树、穿蓜子,穿了这么多蓜子,不少也累,都送人了!要不让俺爸带着去集市上卖去吧,能卖不少钱呢?也算咱家多了一个发家致富的门路。

       儿子看着老妈每天这么辛苦地忙乎,心疼地说。

      乖孩子,都是些不值钱的东西,紧说能卖多少钱?再说了,左邻右舍的好娘们好姊妹们张开嘴了,咱好意思落落【5】钱的事?我不就是多费点功夫吗?

      儿子听了,没话说了。因为他知道,凭着老妈在村里的好人缘和她的热心肠,她也不会同意去集市上卖或者收取邻居们的钱。

      有的邻居感觉二妮既费功夫又搭料的,心里不过意,就自己想法弄来高粱莛子【6】,让她抽空给忙乎忙乎。还有的邻居白拿她做的蓜子、条树心里感觉不得劲,就偷偷的在她家里放上钱,然后走了之后再打电话告诉她。这个时候二妮都是毫不犹豫地把钱再给人家送回去。她总是给大家说:帮老姊妹们干这点活,不算啥。老邻居百舍的,谁不用谁?我以后也有让您帮忙的时候……

      时间久了,她穿蓜子敷条树的原料——高粱莛子不够用了,她就和丈夫商量着,在村边自己的一块小地里专门种了片高粱,收了高粱莛子用来敷条树、穿蓜子。

       在村里,尤其是二妮家附近的左邻右舍,谁家没有她敷的条树穿的蓜子?她用自己的一双巧手,为大家带来了生活上的便利,用自己的辛苦,赢得了大家的赞扬!用她的话说,就是能给大家带来便利,我就是累点,但心里出坦【7】!

注     释:【1】蓜子:农村一种用高粱穗头下边的秸秆穿制的工具,可用来作为容器 上的盖子,上边也可以摆放水饺、面条、馒头等食品。【2】䞍好:放心,等着听好消息。【3】条树:即扫帚。鲁西南地区及河南的北部方言称“条树”。【4】鼓捣:手工制作。【5】落落:即说,说说。【6】莛子:高粱穗头下部挺直的一段秸秆。 【7】出坦:舒服、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