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作协新闻 > >县区动态 >

马加强:文学联通你我——在第二届鲁地文艺创作交流会上的发言

2024-10-09    分享到:


尊敬的各位前辈、老师:

大家上午好!

金秋十月,高朋满座,有幸与大家相聚在美丽的亚龙书城,来参加《鲁地文艺2024作品选》线下交流会。今天内心无比激动,在座的各位多是文学界的大咖、高手,在省市乃至全国都享有盛誉,是我们后生们学习进步的榜样。受海青兄之邀,能够站在这里实属荣幸,讲的不当之处还请各位老师多包涵、多指点。

首先,我想说一下文学乃至写作对我的影响。相信在座的各位老师或多或少地了解一些我的情况,我是因为初入社会时的苦闷而走进文学,最初打开写作的方式则是倾诉,倾诉命运和苦难,也倾诉自己耿耿于怀的怨恨与迷茫。由于手爪不甚灵便,写字较慢,我从写我所谓的律诗开始,四行二十八个字,写完一首,无比愉悦,真有种获得感,而这种看似不起眼的情愫,却实实在在弥合了我当时的空虚或消极,当年,从事语文教学的小姑父给予了我很多鼓励和指导,让我有了写下去的勇气和信心,继而开始了散文、小说的创作。一晃十五六年,人在社会摸爬滚打,在文学创作中自我修复,我觉得这近乎是人在当下最完美的生活方式。蓦然回首,我偶尔也会反刍文学、创作到底给我什么?其实答案很简单,那就是给了我一扇窗,一扇让我能够透过命运看人生的窗子,一扇能够让我与外界找到平衡点的窗子,最重要的还是一扇获取上苍阳光雨露的窗子。

我与“鲁地文艺”打交道已经有好几年了,彼此应是老朋友、老交情了。俗话说,以文会友,从认识茂坦兄、海青兄,到加入鲁地文艺的微信文学群,再到于群中结识各地文友,在现在看来,这确实是一个极其美妙的过程。最初片面的认为,喜欢文学、热爱写作是纯属个人行为,是不值一提的。然而,随着网络更加深入生活、各种平台搭建起了沟通的便捷桥梁,我发现,喜欢文学的人很多,专注写作的人已开始结伴而行。换言之,尽管我与在座的一些前辈都是首次谋面,但通过网络,我对你们却是仰慕已久,这既是网络的强大魔力,也是文学的无限魅力。

这几年,我亲眼见证了鲁地文艺社团的快速崛起与发展。毫不夸张地讲,“鲁地文艺”早已从当年文学圈的一株苗成长为了一棵树,目前还在不断茁壮,不断的枝繁叶茂。别看这样一个民间小社团,它对一个地方的文学、文友长足发展是有巨大意义的。没有文学社,你我单枪匹马各自为战,有了这个社团,大伙同心协力共赴美好。当然,一个社团就是一份归属感,就是一种自豪感。可以说,三年前,大家聊“鲁地文艺”,可能会局限于一个普普通通的微信公众号,而当今天我们再聊“鲁地文艺”,那可聊的东西太多了,可以是这本诚意满满、亮点多多的《鲁地文艺2024作品选》,可以是社团组织的采风活动,可以是我们现在正在进行的线下交流互动。这就是我刚才所讲的从一株苗到一棵树的蜕变,一株苗很是需要外界的关照与呵护,而一棵树就可以反哺外界,可以提供阴凉、新鲜的空气,关键时候还能够遮风挡雨。我想这就是一个文学社团存在且发展的重要意义。谈点儿个人真切体会,我在微山县城工作生活,大家都知道微山距离济宁市里较远,200多里路,坐车就要两个多钟头。因此,我很难能赶来参加鲁地文艺举办的各种活动,即便如此,我还是时刻关注着鲁地文艺的活动动态。比如,鲁地文艺每次活动后都会进行主题征文,鲁地文艺公众号上每次刊发的征文,我都会认真研读。可以说,同样的活动,不同的精彩,同样的视角,不同的感悟。人可以赶不到鲁地文艺的活动现场,但心一定要前来参加,我认为这也是鲁地文艺社团对我的影响,这种影响恰恰就是一种正相关。写作,要想不断提高,那就不能闭门造车,更不能固步自封,一定要走出去,放眼出去,我觉得加入文学社团便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不管以何种方式加入,大家觉得呢?

有道是,成家容易守家难,对于一个社团也是这样。不得不说,“鲁地文艺”的壮大离不开几位文学发烧友的默默坚守,以海青、茂坦、玉岗、春清、凤霞等人为主要代表。他们的对文学、对文友的炙热不是一时半会,也不是一年半载,而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很团结也很用心,在我看来,这应是“鲁地文艺”成功路上的重要基石。这其中我跟海青、茂坦日常打交道多一些,平时相互关注彼此朋友圈的动态,品读评论一些文章等等。期间,我就发现这俩老大哥对鲁地文艺是格外的热爱和上心,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如何推广鲁地文艺的作品,不再想着怎样把鲁地文艺做大做强。后来,我又认识了玉岗,这哥仨可谓是鲁地文艺的“三剑客”,着实将团队的战斗力发挥得淋漓尽致,也应验了那句话,“兄弟齐心,其利断金”,着实令我这个搞“鲁南文学”文学平台的人眼红。在此我想用一个词语,那就是“鲁地文艺人”,我想用这个词来形容日渐专业、专注、专心的他们一点都不过分。早在去年,在筹备第一本鲁地文艺作品选时,我就曾与海青沟通多次,他的初衷就是帮文友们圆梦,在纸刊留念的基础上,定格“鲁地文艺”一年又一年的成长和收获。海青的想法是极其单纯且直接的,据我所知,在做这件事上,海青和他的编委们却费尽周折,付出了极大的心血与汗水。真心话,我很佩服他们,佩服他们敢于从0到1进行突破,佩服他们善于把执着的事情尽善尽美地做起来,这应该就是文学人的匠心精神,就是文学圈应有正能量,着实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讲到这里,我想说文学也是圆了,能够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将我们串在一起、连在一起,而且不会令人感到突兀或局促。文学是圆的,能够把我们的生活圆了,把我们的工作圆了,把我们的人生圆了。选择文学,选择写作,无怨无悔,且感恩戴德,我想在座的各位老师或与我有相同的感受。秋是收获的季节,“鲁地文艺”再次迎来丰收,文艺之花尤为艳丽,文学之果更加硕大,文字之路无比开阔。在此要把“感谢”送给鲁地文艺,把祝福送给鲁地文艺。收获了!我们欢欣鼓舞!收获了!我们接续奋进!最后,诚挚地邀请各位老师有空去到美丽的微山湖畔采风做客!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