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巨成:游记和写景散文写作的几点体会——在第二届鲁地文艺创作交流会上的发言
各位尊敬的老师,各位亲爱的文友,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和大家一起交流探讨。刚才听了前面几位老师的分享,很受启发,也很有收获。
先做个自我介绍,我是刘巨成,曾在军营服役25年,其中有8年的军校生活,本科学的是气象,硕士读的是军事装备学,后来转业由军营进警营。可以说我是一名地地道道的理工生,但一直有一个文学梦。上世纪90年代初参加工作后,我开始动笔,给报刊投稿,也发表了一些,很受鼓舞。遗憾的是我没能坚持下来。5年前的春天,我在青岛执勤,深夜里,我和战友站在灯火阑珊的大街上,听他讲述他的成长故事。我的这位战友从小喜欢绘画,坚持了几十年,现在小有成就,小有名气。他的经历给了我很大启发。从那以后,我坚持阅读,坚持记录生活,一些文章发表在报刊和文学公众平台上,也有一部分发布在个人公众号里。在征文比赛中也获一些奖项。
就写作来说,在座的各位老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都值得我学习。
《鲁地文艺2024作品选》收录了我的一篇文章《槐花飘香狼舞山》。
先介绍一下这篇文章的由来。我是一名户外爱好者,经常参加户外活动,包括爬山、郊游、野外露营等,下面给大家看几张我们活动的照片。这些活动丰富了我的体验,为写作提供了素材。参加活动后,我陆续写了几篇文章,《槐花飘香狼舞山》就是其中的一篇。那是新冠疫情期间的一个春天,我和朋友们去邹城游狼舞山。文章截取了活动中的一两个场景,算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游记吧。写此类文章,我觉得有两个难点,一是容易写成流水账,把游览过程、经历的事情、看到的景物一一罗列。二是觉得无话可说,如同学生时代写日记,三言两语就叙述完了,干巴巴的。
怎么解决这两个问题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这篇文章,谈谈我的一点体会,供大家参考。
一是抓住并突出感受最深的。写景或游记类文章不必面面俱到,不必把经历的、看到的都完完整整地写出来。应该有主次,可以有取舍,甚至只抓住一两个突出的景物,抓住一两件有趣事即可。比如游狼舞山,当时正是槐花盛开的季节,槐花就成为趣味点,全篇的文字也是围绕槐花展开的。
我喜欢户外,同时也喜欢摄影,拍了十几年的照片,对拍照是有一些体会的。我发现写作和摄影有相通之处,摄影讲究摄影眼,要在现场复杂的环境中,快速找到并抓住趣味点,用画面语言表现出来,表达拍摄者的拍摄意图,或者说表达拍摄主题。我播放几张我的摄影作品,大家体会一下。
一张照片尽量突出一个主题,这个主题是你感受最深,也是最想表达的,然后综合运用构图、色彩、色调、光线、线条、景别等摄影元素,达到你的目的,这些元素都是为主题服务的。
写文章也是同样的道理,只是把摄影语言换成文学语言。
第二是调动所有的感官。如果仅仅突出一两个事物或一两个点面,往往写不了多少字,文章显得干瘪,这时,我们可以把各种感官的感受都写出来,包括眼睛看到的,身体触碰到的,耳朵听到的,鼻子嗅到的,嘴巴吃到的,也包括大脑想到的,做一个全方位扫描,全景式展现,让文章丰满起来。有作家讲写景要注意细节,我这里就是把细节具体化了。比如我的文章中写道:“在这里,你全部的感官都会得到享受,此时的狼舞山可观、可触、可闻、可嗅、可食。”之后,我将看到的景物,听到的声音,嗅到的味道,槐花吃到嘴里的感受……都做了描述。
第三点是做好虚实结合的文章。文章可以由实入虚,由感性到理性,由眼前联想到古今中外,丰富文章内容,升华主题思想。比如,我的文章中写道“洋槐来到中国的两百余年,丰富了国人的餐桌,爬树、撸槐花、吃槐花也成为大家儿童记忆的一部分。饥荒年代,在暮春这个青黄不接的时节,漫山遍野的槐花和嫩叶不知救活了多少人,这洁白飘香的槐花不仅是观赏物,还可以是腹中食。所以,老一代的人们与它特别亲近,将其和榆树一起视为活命树、救荒树。”
我想需要注意的是,虚的东西可多可少,要结合文章主题取舍,切不要漫无边际,过多地罗列知识点。我们不是写议论文,没必要太多地引经据典,同时,尽量将知识点转化成自己的理解,转换为自己的语言。
第四是抒情不宜过。《中庸》讲,“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要求人们做到适当的情感表达和节制。作文也同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表达自我认识和感受,都是文章不可少的。表达的方法,可以通过我们客观描述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当然也可以适当地直观表达,但要有节制。读文学大家的文章,我发现他们在这方面拿捏得非常到位。就《槐花飘香狼舞山》一文,大家都知道,疫情期间,经常封城、封村,封小区,我们整天戴着口罩还担心被感染,心情特别压抑。那天我们组织春游,来到山里,看到满山翠绿的树木,吹着清新的春风,那种享受是非常难得的,大家心情特别舒畅。因此,我在文中有一些抒情的成分,不过都是三言两语,保持了一定的克制。
类似文章的写作方法还有很多,以上四点是我的个人体会,敬请大家批评指正。